【交換學生】我也是home sister!!

因為媽媽社團的關係,在今年三月我們家接待了第二位住在我們家的交換學生 (第一位是2010年夏天,來台灣參加短期環島活動的一位匈牙利弟弟) 。

Louisa住到我們家之前已經來台灣七八個月了,中文程度算是同期來的交換學生中還算厲害的,會聽一些、說一些,比如:我會~我沒有~我不去~諸如此類。她在台灣學制裡算是高二生,這些外國學生都會被分配到台北的高中去上課,有些學校會另外安排外國學生上初級中文。他們當然也可以和台灣學生一起上課,不過想當然大部分是聽不懂的,所以學校也會讓他們自習。Louisa原本有選體育和英文(照外國小孩的邏輯來說,這兩堂是不用說中文也可以生存的課),但後來她發現體育課女生都在聊天,英文課全班只會抄筆記。她說台灣學生都很害羞,不敢說英文。我想不用外國小孩告訴我們,我們都知道台灣教育有很多問題待解。

她來我們家之後,每天都和我一起出門坐公車到中山站,在車上我會和她聊台灣學校的事、德國學校的事。她說台灣學生好可憐,每天都有考試,每天都好早到學校,每天又都好晚放學。他們在德國念中學(約12~18歲),大部份的日子中午就上完課了,之後回家和家人吃午餐,下午再自由活動。所以他們下午的時間大部分都在運動或其他戶外活動。像她自己也會踢足球,還參加地方的桌球隊,她的好朋友則是一到冬天就和家人去滑雪,才17歲就已取得滑雪教練執照。有一次我們一起去游泳,她說大部分的學生在學校也都會通過游泳考試。

她所在的北部地區,小學大概五年級念完時,老師就會建議家長,小朋友適合的升學管道。有的可以去職業技能學校,有的可以去一般的綜合中學,當然去什麼學校與小朋友的成績沒有關係,而是老師綜合小朋友的性向、興趣所建議的。而中學念完前,又可以再一次選擇,看是繼續升學,或開始出社會工作。你會發現,他們的選擇不像台灣只有那永遠的一百零一種升學考試。

在Louisa父母親來台灣玩之前,畢竟我們都是用英文交談,並沒有特別感覺到她是個來自德國的孩子。直至她媽媽送給我們一本德國的「寫真集」,裡頭有大幅大幅高聳出黑森林的巍峨城堡(入圍了很多堡字輩的城市)、圍繞著市中心圓環的紅屋瓦平房(其實和捷克很多地方很像),才發現她來自這麼一個饒富文化資產的歐洲國家。當歐盟國家被歐債衍伸出來的政經社會問題搞得暈頭轉向時,德國是唯二(另一個是荷蘭)青年失業率不升反降的國家。德國人的個性和曾經一起同盟的日本果真有許多雷同之處,給人的第一印象好像都是不苟言笑、嚴肅、慢熟、客氣,不同於天真蕭笑的PIGS,德意志帝國之所以到今天真不知道與民族特性是不是有直接關係。

Louisa已經回國快兩個月了,我們家也恢復了之前的生活。和她的緣份、和德國的緣份想起來還是很有趣。看她寫給我們的卡片還是會會心一笑,希望她的朋友會覺得她會寫繁體中文是一件很酷的事!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挪威縮影冬季版】冬天 ● 聖誕:從卑爾根Bergen出發的交通摘要

【英國】解決頭痛的住宿問題:超級推薦倫敦LSE經濟型宿舍

【面試分享2】 Panasonic 三井住友 瑞穗 Sanrio三麗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