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不聽話
30歲起,很像計程車的跳表一樣,每跳一格,身邊就冒出了一群嬰兒。嬰兒的母親們,也就是從少女轉為人婦身份的朋友們,在婚前都不約而同從事過三合一的工作─researcher(撰寫婚紗評比報告)、planner(企劃婚禮,當總召集人)與analyst(分析與推薦御用新秘和婚攝等等);懷孕後又不約而同成為同一場讀書會的member,每次只要有一個學員發問,其他學員都極度熱情並爭先恐後的做心得分享。
我們很容易被人妻朋友和人母朋友的喜悅所感染,但畢竟沒走過的路,也無法發表親身經歷。有點像是,在職場中,沒經驗的人,講話就是沒份量;也有點像是那一天幫我清粉刺的美容師問我說:「妳沒看韓劇?那大家在討論星星的時候怎麼辦?」
「就,不說話啊,呵呵。」只能照實回答,而且我真的有呵呵。
雖然無從參與,但很多時候瞬間位移到角落畫圈圈的時候,總是也會畫出些什麼。零零碎碎的,卻也可以拼湊。
有幾次我畫出了以後有小孩的想像。然後拼湊成:如果我以後有小孩,我希望他不是個聽話的小孩。
聽起來不是自找麻煩?大家不都希望小孩越聽話越好?小孩不聽話怎麼帶?小孩不聽話以後變壞怎麼辦?
可能再多解釋個幾句好了:小孩可以不聽話,但小孩要懂事。對我而言,「聽話」和「懂事」好像不太一樣。聽話是隨時聽從 老師父母的指令,長輩說一做一、說二做二;懂事則是他知道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他了解而且可以學會那個年紀該有的相處之道、責任感、和妥協的方法。
小孩不是我們,我們要求小孩做的事、叫小孩聽的話,不一定適合他;但小孩是人,我們必須在他長大成人前,使他持有社會性的元素。
養出聽話的小孩,是對小孩的未來造成傷害的一件事。為什麼我會這樣講,是因為我真的看太多了(作者是有多老?)
我有一位好姊妹,她小時候被教育成乖小孩,爸爸說什麼是什麼。她記得爸爸說上大學前都不准交男朋友,所以她很乖地聽爸爸的話。上大學後,她小心翼翼地認識異性、二十好幾開始體驗戀愛的酸甜苦辣,並逐步從戀愛中更認識自己。也許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和初戀修成正果,我的姊妹也知道從錯的人身上修正方向是難能可貴的事,但我們要的是時間、還有一種對未來的自我期許。我心疼她在學習享受的階段,還得同時應付長輩的逼婚。兩性的認識與相處是青少年的課題,不是大學生的科目,當起步已晚的時候,為什麼還要趕鴨子上架。
現在已經不是沒談戀愛就可以直接進入婚姻生活的年代。當一件事還沒有確切的心得時,我們不想隨便摘下不是我們自己種出的果實。
甚至也有長輩set的相親對象,推薦語是「很優秀,很認真,從來沒交過女朋友,又乖又聽話」所以現在是要介紹寵物狗給我嗎。
當然,父母親因為愛小孩,都希望小孩過得好(其實是父母心裡有理想的人生藍圖),所以指使小孩聽他們的話(導引小孩也拿一張一樣的人生藍圖刻劃未來)。於是台灣自始以來的傳統觀念也有著傳承的疑慮。
養出聽話的小孩,不只對小孩的未來是傷害,也可能隔代傷害了下下一代。我發現在很多人身上,聽話就是父母怎麼教你,你就怎麼教小孩。
難道你從來沒認真想過,父母教你的,就適合你嗎?就適合你的小孩嗎?
現在的網路和論壇等的發展,讓大家真的足不出戶,能知天下事。不同於上個年代,我們多了很多學習的管道,那相對地應該更加強我們判斷的能力。而不是聽話成自然,聽到道聽塗說還在聽。
所以為了養出不要聽話但要懂事的小孩,有些書上寫說是從剛出生就要開始訓練了。這一部分就不多談了,畢竟沒經驗講話沒份量,等以後真的有機會做了實驗,再來心得報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