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以東京車站發信的歷史vs現代之散策行程
Day 2:
皇居東御苑 ─ JP Tower KITTE 東大常設展 ─ 三菱一號館美術館 1894 CAFE ─ 有樂町MONOCLE CAFE ─ 新丸之內大樓
參觀皇居的「宮內廳」需要事先上官網預約,我們這次沒有約到,只好去不需要預約的「東御苑」繞繞。進去東御苑可從東側「大手門」、北側「平川門」或西北側「北桔梗門」進去,這三個入口處都有發券所,可以拿參觀證免費入場。大部分的人應該是從「大手門」進去的,因為鄰近交通便捷的地鐵「大手町站」,或是從「二重橋前站」過去也可以到達(當然從東京車站走過去也不遠)。
東御苑是自舊江戶城時代即有的皇居附屬後花園,有點像是個大型的步道公園,走沒幾步就可以看到一些整修過的城牆基石,還有舊天守閣的基座等,整體的規劃非常簡潔素雅,著實感受到日本文化的樸與質。
JP Tower KITTE /東大常設展
隨後往東京車站回去,沿途是東京都內最高尚的辦公區域─日比谷,一棟棟的摩天大樓看似護衛卻又向吞噬著東京車站的榮華遷徙,許多戰後建立起的低矮大樓只剩紅磚牆外皮,卻包覆著像長出筍子一般從磚牆中間冒出的玻璃帷幕大樓的結合。
JP Tower/KITTE就是一棟整合部份舊東京中央郵局的新型商場,沿循對東京車站的歷史景觀保留與對環境的友善規劃,導入太陽能板與地中熱(日文直譯XD)所整合而成的新式建物。KITTE本身的命名也很可愛,既是日文的「郵票」(きって),也是「來吧」的意思。
商場裡面的商店吸睛度其實還好(基本上都是特色設計品),大力推薦的反而是位於2樓與3樓的IMT常態展。IMT(Intermediatheque)是日本郵務公司與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共同合作開館的公共設施,座落於具有昭和現代主義建築意義的KITTE裡,顧名思義就是互相inter在很多的media裡(OK很白話我知道),把1877年即創立的東大所保存的科學文化資產(如自然史、文化史的學術標本等),用「轉生」、「繼承」的觀點,與改造歷史遺跡的展示方式所呈現(免費入場)。
展內無法照相,但當然台灣人的手機不會發出喀擦聲(日本手機的照相功能,就算調靜音也是會有快門聲,據說是偷拍氾濫的防範緣故),偷照也不會發現,只是還是要乖乖地遵守當地人的規範喔。
以下抓自網路的照片,真的一定要去。
(
(http://winter-cherie.cocolog-nifty.com/blog/artdesign/)
三菱一號館美術館 1894 CAFE
再來就往南走不需五分鐘,即到達右手邊的三菱一號館美術館。美術館的前身是1894年,由日本政府聘請的英國建築家Josiah Conder所設計,為三菱集團在丸之內地區所建設的第一座西式建築事務所。採用的是19世紀後半於英國開始盛行的Queen Anne風格,是一幢象徵日本近代化的建物。1968年因為建物老化面臨拆解,經過了40年的時間,再次延用了Conder當初的設計,經過精密的研讀當初明治時期的設計圖與解體時的實測圖而再行建造的。
有樂町MONOCLE CAFE
餐後往南走的幾百公尺,就是熱鬧好逛的有樂町了。這次特地去阪急MEN’S朝聖,大概就是像SOGO BR4或是新光三越A4那樣地買不起,不過越往樓上越親民,推薦一家override帽子店,它在剛剛的KITTE、表參道和成田第一航廈也有據點。
如果是文青、或是來到有樂町想找個舒適的咖啡店空間的朋友,就記得去B1的MONOCLE CAFE坐坐吧,聽說是MONOCLE在全球開設的第一家咖啡店。第一次知道MONOCLE雜誌是若干年前在英國念書的時候,也難怪,畢竟它是base在倫敦的文化媒體。旁邊的展示空間賣的是少許的書籍與近期雜誌(真的超少),滿推薦買這家平台出的旅遊書(下次的口袋清單)。
晚上繞到銀座,因為最近鍾愛老派餐廳,於是選擇日本出版的旅遊書裡推薦的煉瓦亭的蛋包飯與炸豬排,但實在有夠不好吃,也許這真的是歷史的味道吧,哈。不過倒是完全符合我對老派的期待,一進去店裡就像回到上個世紀,誇張的是收銀機還是1964年的東京奧運之前就有的古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