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朋友,我
穿梭在倫敦地鐵的人群大概就分兩種:熟悉自已該在哪一節車廂上下車以節省走路時間的當地人、和端倪著地鐵圖然後講著自己語言的觀光客。如同其他兩大都會紐約和東京 ,也正在上演著大同小異的故事。只是 當星期一早晨東京上班族拿著日經新聞擠上山手線時,倫敦的大學生可能還在piccadilly line裡回味著最後的週末小時數。
上個週末在倫敦搭著地鐵,我既不是當地人、也沒有任何觀光的行程。倫敦似乎已變成我跨出小鎮和老朋友偶一為之聚聚的meet point;也只有到倫敦才能在China town吃到真正道地的烤鴨和粉絲煲、在壽司店一手拿起新鮮的鮭魚創作料理、在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裡感染菁英群聚的氣息、還有在如同東京表參道巷弄的柯芬 園裡品嚐五度的冷空氣中那越吃越濃的霜淇淋。
就像泰晤士河左右兩岸分別敲響新年的Big Ben和表彰橫跨世紀的London Eye,新舊交替的倫敦總是讓人在橫越街頭時分心於新鮮事裡、或是讓人專注於獨一無二的偏好裡頭。倫敦也玩著時空轉換的把戲,當我在朋友A面前說起越來越 有自信的英文時,我窺見了11年前的暑假在雪梨那個不敢說英文的小小蕾。當朋友B送我去地鐵坐車互相用日文道別時,場景又抽回到一年多前在東京趕不上末班 車瘋狂大笑的我們。
時間不停歇地往前、人們在五大洲之間飛來飛去、小女生曾經不敢也不願意出國留學。地鐵繼續搖晃前進,在昏暗的圓柱狀通道中,我知道身旁的陌生人也有他自己的故事,而也因為這些你我他的故事,我們才有這麼精采的一輩子。
上個週末在倫敦搭著地鐵,我既不是當地人、也沒有任何觀光的行程。倫敦似乎已變成我跨出小鎮和老朋友偶一為之聚聚的meet point;也只有到倫敦才能在China town吃到真正道地的烤鴨和粉絲煲、在壽司店一手拿起新鮮的鮭魚創作料理、在倫敦政經學院圖書館裡感染菁英群聚的氣息、還有在如同東京表參道巷弄的柯芬 園裡品嚐五度的冷空氣中那越吃越濃的霜淇淋。
就像泰晤士河左右兩岸分別敲響新年的Big Ben和表彰橫跨世紀的London Eye,新舊交替的倫敦總是讓人在橫越街頭時分心於新鮮事裡、或是讓人專注於獨一無二的偏好裡頭。倫敦也玩著時空轉換的把戲,當我在朋友A面前說起越來越 有自信的英文時,我窺見了11年前的暑假在雪梨那個不敢說英文的小小蕾。當朋友B送我去地鐵坐車互相用日文道別時,場景又抽回到一年多前在東京趕不上末班 車瘋狂大笑的我們。
時間不停歇地往前、人們在五大洲之間飛來飛去、小女生曾經不敢也不願意出國留學。地鐵繼續搖晃前進,在昏暗的圓柱狀通道中,我知道身旁的陌生人也有他自己的故事,而也因為這些你我他的故事,我們才有這麼精采的一輩子。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