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觀察4】日本女人教我的事:睫毛、腮紅與基本保養
我有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想要思考一下。
二戰過後日本開始大量接受西方文化,可說是善盡崇洋媚外之能事,因而成為首屈一指的亞洲國家。但即使西化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骨子裡來說,日本依舊是維護傳統不遺餘力的社會。即便因為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逐漸有獨立的經濟能力,使新一代的女性不再完全仰賴 先生為家裡的唯一支柱,然而男性對女朋友或妻子的內外在要求,大多還是遵循古法,希望另一半是溫柔體貼又可愛。也不知道是因為傳統價值觀的鞭策,還是女孩們為了達到另一半的期待(達到社會全男性的期待),使日本女人在裝扮自己和保持人見人愛的個性完全是不遺餘力,這些在前幾篇應該也稍微提過。
這幾天部落格沒有產出,是因為都還在翻閱日本美魔女寫的化妝寶典,一直想挖出令人不可思議的觀點與大家分享。
雖然這本書的作者是在日本小有人氣的一位美魔女,但一聽美魔女也知道是有點年紀,所以她可能還活在她那個年代的生活方式裡,比如說男女交往的循序漸進。
「在剛交往的階段時,因為和男友還會有一點點距離,所以睫毛的樣式要以『遠距離』的觀念來衡量,這時以『濃密』為主攻。」在這個階段,使用強調濃密感的睫毛膏,讓男友往自己的方向走來時,可以注意到由濃密睫毛所創造出來的水汪汪大眼。
「交往越久和男友越靠近的時候,臉上的細節都會被看到,此時睫毛改以『纖長』之姿呈現,如此也會有小臉效果。」
真是太有趣了,男朋友撲上來的時間都不夠了誰還管你距離遠近呢。所以美魔姊最後提出一個終極睫毛計畫,首先先刷濃密型確保睫毛的厚度,再於睫毛先端刷上纖長型確保睫毛的長度。
比方說泡溫泉時、旅行時、到男友家過夜時。抓住時間上腮紅,即使只有三秒鐘的時間。這時候的腮紅,選擇用膏狀腮紅或液狀腮紅,稍微抹開呈現暈透自然感。
這真的是除了喝水一定要喝冰水之外,第二個令我無法懂的邏輯。上了腮紅和睫毛膏還叫素顏嗎?諞誰啊?
哦原來就是騙男生嘛~
其實化妝的迴圈簡單說應該是:變漂亮→增加自信→是男是女都會來親近妳→有信心→變更漂亮。漂漂亮亮出門、認真上班、用力玩樂、開心戀愛,好像周遭都會出現粉紅色泡泡和繽紛馬卡龍。但女孩也是有失意和失戀的時候,心裡的難受都會自動反應在生理上,這時的肌膚會變得相對脆弱,接受不了太多的刺激。在低潮時,女孩可能也無力認真執行肌膚保養的步驟,這時美魔姊教大家省時省力的好方法,就是其實只要使用「精華液+乳液」這兩樣就足矣。
雖說在清潔完的肌膚上拍上化妝水會有水分飽滿的暫覺,但化妝水的真實功能其實是讓其後的精華液好吸收;也就是說精華液和乳液才是讓肌膚保水的要角,有沒有用化妝水,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所以投資保養品的金額比重,可想成化妝水:精華液:乳液=1:6:3。果然化妝品大廠的主力商品,都是單高價保養品無誤!
最後記得要去角質。即使是處於低潮狀態,幫肌膚去一下角質之後,心情也會瞬間輕盈不少。「失戀不一定就要把頭髮剪短,與其狠心把頭髮剪了,不如好好去個角質吧。」頭髮是自己的,角質是身外之物,這真是帶有一點哲學之美的鼓舞!
可知,日本女人無論心情好壞,都很努力、很努力在忙碌之餘保持自己內與外的完美。內在會不斷鼓舞自己(趕快振作帶給他人朝氣)、外在會不斷精進技術(逛專櫃時挑一位喜歡的櫃姐下手,詢問她的妝容做諮詢)。如同台灣女孩們最近也很瘋路跑、上健身房、努力維持體態等,由此可證喜歡看美的人事物,是人的天性。而台灣女孩對美的自我主張多了不少、個人特色的真實感也顯眼許多。
因此,讓我突然想以台灣女孩的角度寫些東西,也是一些觀察、可能也有批判;也許會聊聊感情觀,或是對生活的看法。偶爾再補補日本全人類教我的事,畢竟怎麼說,真的很多,值得寫下。
留言